喀什市时尚男服装店,喀什服装公司招聘信息
既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赔偿,又督促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踏准全球低碳和绿色发展的脉搏,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才能更好地乘风破浪,一路前行。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提交了有关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等气候行动的国家自主贡献预案。
2015年6月,七国集团率先提出到本世纪末全球应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同时到2050年的全球碳排放量应比2010年降低40%至70%。《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中国外交部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夕特别指出,巴黎气候大会需要引领方向,向世界发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明确信号,将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转化为各国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降低气候风险的内在动力。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转折点。美国国务卿克里认为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不会像《京都议定书》那样是一个条约,也不应有约束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巴黎气候大会新协议的法律约束力问题上,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分歧。中国计划研究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减少60%~65%,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中国未来的发电总量肯定至少要比现在多一倍,汽车拥有总量恐怕要比现在多几倍。
好在中国已经站在一个相对不低的位置上,我们已经积蓄的力量加上未来的努力,使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正在走来的挑战。所以《巴黎协定》是对中国能源结构与技术发展的真正倒逼。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通过历史性《巴黎协定》,195个国家代表在协定上签字,全球舆论为之欢呼。好在我们还有十几年的缓冲期,我们唯有只争朝夕,坚决跑赢这份人类共同的紧迫。
然而未来十几年需要组织好相关工作,中国全社会需全面了解《巴黎协定》,领会它所意味着的未来大趋势,针对它的渗透和影响顺势而为。南方家庭使用暖气,空调全面普及,全体国人出行成倍增加,所有城市的夜晚更亮,这些大概都不可阻挡。
因此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认真履约,在这个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安排好经济社会发展当地时间12月12日19时30分,巴黎布尔热会展中心沸腾起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2015年9月访美期间,习奥共同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12月11日,巴黎大会闭幕前一天,正是谈判最胶着的时候,习奥通电话,重申了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取得成功的决心。
应对气侯变化,也有利于解决空气污染。他指出,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对此,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指出,按照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产生雾霾的污染物会减少42%到45%。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中国近20年累计节能量已占全球的52%。
巴黎大会期间,中国的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被其他国家的谈判代表关注。中美两国2014年率先宣布减排目标后,已有187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文件。
不少人还记得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功亏一篑。从2012年9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法国申办此次大会到今年11月30日会议开幕,3年多时间里,奥朗德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全球各地展开穿梭外交,尤其是最近一年时间里,法国领导人言必谈气候变化。
归纳起来,巴黎大会成功有3个主要原因。协定共29条,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后,人们意识到,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摊派行不通。正是那次失败,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和缔约方有了深刻反思的机会。此外,为了提高效率,便于达成共识,具体谈判事宜由部长级官员承担,协议文本篇幅也一压再压。(作者为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11月30日,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挑战指明了方向。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历史会记住这一天。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一举一动都被世界关注。
习近平在巴黎大会上指出,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首次公布了各自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
因此,巴黎大会采用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模式,允许各方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确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尽管这个协定并不完美,但这不影响它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协定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今年9月宣布设立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等等。
巴黎大会,则为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做了很好的诠释。巴黎大会,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一次重大实践
该协定对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规定了绝对值要求。评估目标《巴黎协定》设定的初期减排目标,仍不足以实现长远目标。
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从2020年起始的五年期限内减排目标。最终,《巴黎协定》包含了承认损失和破坏内容,但特别备注这并不意味着界定责任或赔偿。
资金《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从而帮助后者减少碳排放以及适应气候变化。不少岛国正面临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威胁,对该条款表示欢迎。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气候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大约1摄氏度。损失和破坏该协定包含承认损失和破坏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灾难。
据了解,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后者应对气候变化,但至今未兑现。到2050年后的某个时间点,使人为碳排放量降至森林和海洋能够吸收的水平。
《巴黎协定》没有对这类资金援助作出具体金额规定。因此,该协定要求与会各方今后4年内重新评估各自的减排目标,以便适时作出调整。
以下是该协定的要点:长远目标《巴黎协定》的长远目标是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付出努力。减排目标为实现该协定的长远目标,与会各方同意每隔5年重新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
最新留言